中尺度WRF模式在西北西部地区低层风场模拟中的应用和检验--《干旱气象》2011年02期
中尺度WRF模式在西北西部地区低层风场模拟中的应用和检验
王澄海 胡菊 靳双龙 冯双磊 刘纯
【摘要】:通过WRF模式对西北地区1、4月份风速的模拟,检验了大气数值模式的模拟性能和误差大小。结果表明,WRF模式在风场模拟上具有较好的性能,在地面加热较强、增温较快、风速较大的4月份模拟效果要好于强风频发但风速较4月份小的1月份;4月份10~70 m各高度上48 h内的平均相对误差在10%以下,相关系数0.80,通过99%的置信度;1月份各高度48 h的平均相对误差在20%以内,但二者呈负相关,相关系数绝对值0.30,通过99%的置信度;在选取的2个模拟时段内,在阵性大风出现的时段模拟值明显小于观测值。意味着风作为高层动量下传、低层地形和热力作用共同的产物,在西北地区植被稀疏、地形复杂的环境下,模式边界层的参数化是关键。
【作者单位】:
兰州大学大气科学学院半干旱气候变化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
【关键词】:
WRF模式 模拟误差 中国西北 风场预测 风电功率
【基金】:公益性行业(气象)科研专项(GYHY201006035)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风光储输示范工程关键技术研究”共同资助
【分类号】:P435.1
【正文快照】:
引言在风能资源的应用中,由于风能的间歇性和不连续性,在以分为单位的时间尺度上,很难准确预测风速和风向,也就很难知道风电场在1 min后所发的电量;从而使风能转换系统与电力网络的整合成为短期电力综合预测的一个关键而又重要的问题[1]。目前,我国风电装机比例较高的东北电